(1) 橫渡豐水期的射鹿溪;(2)掛彩虹的馬拉灣瀑布,跟人(左下角那一丁點)比起來顯得格外巨大壯闊
(3) 舊筏灣遠眺旗鹽主山、北大武、南大武、西大武;(4) 旗鹽山1057M,無展望
(5) and(6) 排灣族傳統建築-石版屋,巴達因社-李正頭目家
夏季的射鹿溪流域處於豐水期,我們在豔陽高照的季節造訪此地,原本以為只是走個排灣族部落的郊山,卻意外見識到比登頂旗鹽山更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文地理景觀。幾處排灣族部落曾座落於此,卻因遷址或風災而變得凋零。夏季的烈陽非常放肆地照耀在高燕遺址的石板屋上,讓石板黑得格外發亮,遙想這裡的曾經,雖然高燕的一切只剩下格狀遺址,但我們卻在李正頭目部落區看到復興的可能性。還有那急湍奔馳的射鹿溪流,和落差將近三十公尺的馬拉灣大瀑布,讓大家充分地見識到射鹿溪流域豐沛的生命力。
回程時路過舊筏灣部落,階梯旁坐著一位七歲小女孩,他得知我們是去旗鹽山後立刻興奮的我說:他小時候也去過喔,還去過更高那個(旗鹽主山)喔…我拖著快掛掉的腿心想,原住民的訓練果然厲害七歲我只會掀女生裙子,哪裡會去走旗鹽山。
[參與人員]
Nick、Jimi、大蘭覺、俊宏、我
[山頭、景點]
◎旗鹽山:標高1057M,頂上有顆編號7110的三等三角點,頂上樹林盤據無視野,旗鹽山路途上有岔路可以走到北大武山去,相傳旗鹽山為排灣族人的發源地。
◎舊筏灣部落: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發源地,位於海拔800公尺的山區,隔著隘寮南溪與射鹿部落、高燕部落為鄰,排灣族以大武山為其聖山。
◎瑪拉灣瀑布:又名太古拉筏瀑布、沙拉灣瀑布,是以排灣族第一位大頭目的名字「撒拉王」命名,屬於射鹿溪瀑布群,由隘寮溪支流形成,位於屏東瑪家鄉舊筏灣部落後方,海拔高五百公尺,瀑布高逾十五公尺,2016年4月中才有人在此戲水失事。
◎李正頭目石板屋(射鹿部落) 968M
◎高燕部落遺址 994M
◎射鹿(隘寮南)溪&射鹿吊橋
◎還我山河石碑
[行車資訊] 終點導航座標(22.667208, 120.712969)
國三長治交流道下接省道24線>省24線20K處右轉187縣道>瑪家鄉文化園區牌坊(22.706786, 120.645369)T字型路口左轉往瑪家鄉>走馬加道路於(22.667208, 120.712969)舊筏灣部落路旁停車
[路線行程]
舊筏灣部落>朝聖橋>還我河山石碑>射鹿吊橋>李正頭目石板屋>高燕部落遺址>旗鹽山(1057M)>馬拉灣瀑布>舊筏灣部落
[健行時程]
0710 抵達舊筏灣部落,路邊停車
0733 舊筏灣部落出發
0755 朝聖橋
0813 還我河山石碑
0821 馬拉灣瀑布岔路口
0824-0845 射鹿溪第一段渡溪
0857-0904 射鹿溪第二段渡溪
1005-1024 李正頭目家
1046 高燕部落
1114-1125 旗鹽山 1057M
1201 李正頭目家
1245 第二段渡溪
1301-1340 第一段渡溪
1350 馬拉灣瀑布岔路口
1359-1422 馬拉灣瀑布
1428 還我河山石碑
1453 朝聖橋
1514 舊筏灣部落
[旅遊紀錄]
六月酷暑,剛好有機會到高雄出差,一群朋友好不容易聚集在南部,Nick因此提議到屏東瑪家鄉的旗鹽山走走,我們找上俊宏,共5人2車的就直接從台南高雄開過去瑪家鄉會合。事前一直以為屏東的郊山應該也跟新竹一樣,頂多花3小時就能解決,到時再去吃頓好的,一整個身心愉快,想到此整個人都微笑起來,我們帶著愉悅的心情悠哉的開著車來到目的地,但當日的氣候配上這座山的起伏絕對不是如我們這群笨蛋想的這麼簡單。
我們並未如網誌一般將車開到朝聖橋那,而是停在舊筏灣部落較為寬大的路旁,7:30開始往下穿越舊筏灣部落、行經朝聖橋而朝聖橋附近路段視野遼闊,可以看到北大武、南大武山頭,還有下方的凸大腦瀑布群,瀑布分好幾段一傾而下,在兩座山腰間形成一到白色的涓絲線條。不久之後8:13才抵達「還我河山」石碑,旅程的起點就此展開。
△將車停在舊筏灣部落的道路旁,準備開始今天的行程啦。
△舊筏灣部落石板屋,看到這間屋子就可以停下來囉。
△路就是從這邊下去的。
△一個瞭望台,Gmi跑上去一探究竟,但他說看不到什麼特別的視野。
△從部落道路就可以看到大武系列與旗鹽系列山頭,最左邊尖尖那顆是旗鹽主山,中間尖尖旁邊那顆是北大武,北大武山脈延伸到右邊凸起的山頭是南大武山,最右邊凸起山頭是西大武山。中層山巒還可以看到凸大腦瀑布群喔。
△一個V turn,從上方走階梯下來,要沿著畫面的右方走去。
△來到一處石碑寫著太古拉筏瀑布,但其實岔路口距離這邊還有一段路。太古拉筏瀑布就等於馬拉灣瀑布或沙拉灣瀑布。
△回望早晨開來的石頭公路。
△走在林間,西大武山悄悄露出山容。
△什麼,這邊居然可以開過來停車,不過我們不後悔走這段路啦,沿途還挺美麗的。
△感覺很新的朝聖橋,應該是近幾年剛完工不久的吧。
△朝聖橋附近遠眺北大武山系。
△來到朝聖橋就要朝聖阿,不然要幹嘛。
△假馬鞭草,上頭有含苞待放的美麗紫色小花朵。
△損毀的道路,已被落石鋪了滿地。
△沿途景色,前方那顆尖尖的山頭就是旗鹽山囉。
△嫩葉新發,所以是紅色的。
△來到還我河山石碑,或許我們不懂這塊石碑的由來,但肯定有原民為了捍衛自己領土爭執過的遺憾吧。
今天早上天氣大好,太陽大到每個人都狂出汗。路段初始走了約2km路程從海拔約850M下降到550M的射鹿溪溪床,沿途或經過馬拉灣瀑布岔路口。要前往旗鹽山就必須要橫渡兩段射鹿溪,夏季的瑪家鄉容易午後雷陣雨,因此附近的溪流皆是豐水期,今日的射鹿溪水湍急而高漲,網路上說什麼跳石頭過去根本不可能,在第一段渡溪時大家紛紛將鞋子卸下掛在脖子上,拉高褲管小心翼翼的渡過,但因水流湍急,幾乎全員都有些微失足落水(我沒有哈哈哈哈),包含渡溪和著裝,這邊我們耗費了約30分鐘的時間,看起來不長,但因此耗掉許多體能,而這溪谷的美景也讓我留下許多美好的印象。一陣上坡之後來到射鹿溪上游,是為第二段渡溪。第一段溪谷距離第二段溪谷海拔落差約50公尺,因為上游河床較小,不需要脫鞋子就可跳石頭到對方,相較之下較為輕鬆。再來迎接我們的就是登旗鹽山的上坡路段了。
△看到這牌子才是真正的馬拉灣瀑布叉路口,從這邊下去到平台高地大約10分鐘陡降路程。
△往前行進不久就可以清楚看到射鹿溪溪床全景,
△今日水流充沛,水線漲高,流速湍急,沒有裝備之下非常難站穩,更不用說想跳石頭過溪了。但來我們今日運氣很好,走旗鹽山遇到另外一種有趣的挑戰。
△一隊友渡溪裝備的隊伍,他們渡溪之後馬上往山區前進,但在這之後就幾乎沒有遇過他們了。
△以上8張照片清楚的說明Nick渡溪落水的經過。科科,本魯早就在後面focus你很久惹。
△Gmi比較認份,直接撩下去,褲管濕掉一些,但三兩下就上岸了,犧牲是值得的。
△大蘭覺學習Gmi的方式,也順利過關。
△穿雨鞋的俊宏應該是渡溪過程最方便的了,手長腳長的,跨一下馬上就到對岸了,屁屎 of cake。
△全員成功度過第一段溪流,高興的拍張照紀念一下。
△原本想把人物全身加後面的廢棄吊橋與山頭都拍進去,無奈我站的石頭不夠遠,只好將人切一半囉。
△準備開始第二段渡溪啦,水深較淺,Nick小心翼翼,安然度過。
△Well,大蘭覺就不是這麼幸運了,在有俊宏的輔助下還是失足滑了一下,代價就是褲子濕一半,不過反正今天太陽超大,涼爽一下也好。
△畫面就是射鹿溪下游的兩段渡溪路程,看似平淡無奇其實水流非常強勁,短短的幾公尺卻花了我們將近30分鐘的時間。
△腳沾濕之後要在穿上鞋襪的痛苦。
△請俊宏幫忙指著來時路。
△射鹿溪下游景色,藍天、綠山、灰岩、清水,配上一座老吊橋,非常美麗。
△到對面以後,順著河岸往下游走,就可以看到布條指示往上的路囉。
△渡溪後沿溪谷下游走約100~200公尺在往石頭路面上切。
△溪谷之後就是硬硬的上坡路段。
△上坡路段紀錄,大部分路段都如畫面般走在蔭內,路面四周以低矮植披微微包覆,因為算是部落道路,整理得算良好無難通過地形。
△來到射鹿溪上游,第二個渡溪區域,因處上游所以溪面較小,可以採石頭過去,但最後那一步的距離非常尷尬,距離較長大約為3~4步距離,很難跳過去或一步跨過去。
△射鹿溪上游風景。
△Nick以安全通過,此時換Jimi跨過這段3~4步長的溪流。後來靠登山杖巧妙的過溪啦。
△大蘭覺採石過溪,順利過關。
△俊宏手長腳長的當然一下就過了。ㄜ...拍完照後才發現我也要過溪阿...
從溪谷起算到李正頭目家為止,大部分都是以在樹蔭下的坡邊小徑為主,蔭下的路面石土濕而未乾,不知道是剛下過雨還是長期潮濕造成的。這段路看的出來應該是早期部落原住民的行徑道路,但偶爾有幾處日照處,走出樹蔭時可以明顯感受到當日太陽的威力,灰色石頭被照到會反光刺眼,藍天之下所有植物都慮到發亮,周遭感受不到任何一絲水氣,除了身上的沉沉汗水以外,而越接近李正頭目家,曝曬路段就更為頻繁。終於在10:00的時候來到一處有平坦庭院,用石面黏著、木頭撐起的住家,乃是李正頭目家。
後來才知道同型夥伴在此hp都幾乎見底,不外乎就是頭上那顆大太陽搞的鬼,大家汗流速度相當的快,導致大量水分流失而感到疲憊,此時刻正要轉去正午,頭目家的屋簷陰影逐漸縮小,一行人縮在短短的陰影線內用餐休息。20分鐘後隊伍出發前行,從頭目家左方繞過之後才發現原來這處緩坡平台還有幾戶人家,外頭的住民似乎在努力地耕作與重建,看來這邊不只李正頭目家才有人煙阿。
△路況畫面紀錄,持續上坡。
△路況畫面紀錄,偶爾會有整理良好的原始石階可踩。之字形或U turn在這裡很常遇到。
△路況畫面紀錄,整理良好的樹蔭步道,還是上坡。
△走出林蔭,寬闊的視野迎面而來,對面不知道是什麼山頭。
△太陽大到把腳底的灰石曬到發亮,讓我得用軟體將EV大幅下拉才能清楚看到畫面,好在這張圖沒過曝。
△給一起在後面走的俊宏and 大蘭覺拍一張,配上開闊景色挺好的。
△一道又長又直的瀑布,射鹿溪流域水源真的非常充沛。
△10:00,抵達李正頭目家啦,這裡是一片緩坡或平坦地形,附近還有幾戶人家,緩坡不知道是前人的整理還是原本地形就是如此。這區有日曬不潮溼,背後靠山而居,地勢非常好。
△李正頭目家的圖騰,似乎有在營業當山屋呢。
△這住家跟其他石板屋不一樣的是,他的外牆石板是直立黏起來的,並不是堆疊出來的。
△喔喔喔,看到"見祖靈"的工具惹。
△刻有圖騰的石板,看不清畫什麼。
△因為實在太熱了,大家都躲在屋簷蔭下避暑休息,沒人想跨出來一步。
△可憐的黑狗兒,看到我們尾巴都夾起來了,感覺很膽小,理論上山狗應該要很凶狠才對啊,給你跟李正頭目家外圍的視野拍一張。
△房屋外圍堆積的空玻璃瓶,喝很多喔。
△我只是拍照而以瞪我幹嘛...
△李正頭目家側拍。
△休息也休夠了,大家出發啦,路就朝面對房子的左方繼續上去。
△上面還有幾戶人家,聽它們的對話似乎在做房屋重建。
△用石板鋪成的石階,很漂亮,也有在耕作呢。
路況依然是窄路小徑的上坡,我們循著「找路人」的紫色布條前行,這段路途幾乎都是平路,因此走起來較不耗費體力,約20鐘後來到高燕部落遺址,雖說是遺址但其實整體上看來房子沒有幾戶,不清楚戶數原本就很少還是剩下的石板屋稀少,總之沒有屋頂只有牆圍的石板屋能讓觀察者更清楚知道石板堆疊的方式與房屋架構。
高燕部落之後的路途依然上坡,但一下子就看到釘在樹上的旗鹽山指示牌,果不其然,走了幾分鐘後旗鹽山山頂就到了,到的有點意外。山頂上腹地大約可以容納10-20人,因為樹木植物遮蔽,視野並不開闊,一行人在上面混了大約10分鐘後,看遠方山頭開始累積高積雲,深怕午後有雷陣雨,因此我們選擇迅速下撤。
\
△應該是大武山脈希苓的尾端。
△地形紀錄,V turn的上坡,有人居然知道回頭比YA。
△終於看到旗鹽山的山頭啦。
△過頭目家後循紫色布條走就對啦。
△高燕部落牌子下方的石板屋遺址,應該也算是高燕部落的範圍吧。
△整理完善的石板屋遺址。
△路線必須從這裡往上走,走約100公尺後可見高燕部落的指示牌。
△荒煙漫草快蓋過石板屋囉。
△上坡地形紀錄,沿途樹上釘有方向指示牌。
△上前鹽山之前會有很長一段緩坡,地形類似圖樣。
△最後一段陡坡,走完這段就...
△到頂啦,旗鹽山 1057M,頂上有顆編號7119的三等三角點。
△全員在旗鹽山山頂合照,今天整段路程都沒遇見其他隊伍。
△旗鹽山山頂腹地,其實不大,大約可容納10-20人。
△盡量往外拍旗鹽山視野,但因周圍植物樹木遮蔽,視野不佳。此時對山雲霧已慢慢湧現。
下撤時雲霧從對面山頭迅速壟罩過來,我們一刻也不耽擱的將早上走的路在原途反向走過,12點抵達李正頭目家,12:45抵達第二段渡溪,13:00渡過第一段溪流到達彼岸,這時候天空無日照,氣候溫熱,非常適合在溪邊玩耍,我們因為已經過溪,被困在山中的危險解除,所以選擇在此大休,邊欣賞風景邊吃午餐,並且在岩石上拍照拍了好一陣子。
13:50時抵達馬拉灣瀑布岔路口,這邊可以清楚地聽到下方有轟轟轟的水流聲,算了算時間還早,因此大夥選擇去瀑布那一探究竟。從岔路口往下大約10分鐘即可抵達水潭上方寬廣的石面高台,沿途皆是陡下,從高台往看去可以見到馬拉灣瀑布的全景,甚是壯觀,水潭邊有三位遊客跑到那玩水,已經涉水4次的我們絲毫沒有要脫鞋往下衝的衝動,大家都坐在高臺上觀賞著,整整耗費了大約20分鐘的時間。
△才短短時間,雲層就壓得非常的低,準備離開山區啦。
△塊陶阿孩子們。
△旗鹽山到高燕部落路況紀錄,多為緩坡。
△高燕遺址。
△有顆痕的樹幹,這顆痕也太深了,環繞整棵樹,所以應該是死亡了。
△台灣中低海拔都可看見的秋海棠花朵。
△高燕部落至李正頭目家途中地形紀錄,這邊剛好有平坦開闊地形,但其實多為下坡。
△李正頭目家附近的社區。
△李正頭目家附近的社區。
△回到李正頭目家,不休息繼續趕路。
△野牡丹花,野牡丹科,一朵漂亮的紫色花兒。
△回望來時公路,好在對面的氣候還不錯。
△撇見一隻毛很多的毛毛蟲。
△渡射鹿溪上游。
△渡射鹿溪上游,幫大蘭覺指路。
△四人成功渡過,拍張照,話說這群傢伙拍完照後就嚷著說要先離開不等我了,還真的說到做到,先幫我引一下都沒有,讓我渡得小心翼翼。
△巨岩之路。
△陡下坡到射鹿溪下游。
△開始渡溪啦,此乃Jimi過溪的樣貌,拉緊繩子踩穩腳步慢慢過去,褲管雖然濕了但安然渡過。
△此時有其他山客在此戲水。
△渡溪之後因為已到溪流的另一邊,沒有因為山區下雨溪水暴漲過不去的疑慮,此時天氣陰陰的沒什麼太陽,也沒有轉壞的趨勢,因此大夥在此休息午餐。
△你要跳下去我是不會拉住你的。
△大蘭覺與射鹿溪溪谷合照。
△俊宏與射鹿溪溪谷合照。
△Jimi與射鹿溪溪谷合照。
△休息夠了,回程啦,溪谷算是此行海拔最低的地方,因此回程就是上坡,而且還挺陡的。
△byebye 風景美麗的射鹿溪。
△馬拉灣三疊瀑布,真正有氣勢的是下面那個。
△時間還早,大家決定下去瀑布那一探究竟。
△走了約10分鐘的芒草路後,突然出現!一幅壯闊美麗的景色。
△馬拉灣瀑布全景,注意畫面左下方的人,用人當比例尺可以預見瀑布的巨大與壯觀。因瀑布的巨大打下來的水氣瀰漫四周,配上今天的午陽,一道彩虹跑出來啦。
△在此合照的兩人。
△Jimi and 俊宏跟瀑布合照。
△我也來一張。
△從高台上往瀑布看去的景色。
△將鏡頭焦距拉到最長,似乎有大景,果然這種大景都要藏在文章內才安全,科科。
△喔喔喔,Nick坐地成佛?
△很堅持要在這片岩壁拍照的兩人,就跟他們說很逆光都不聽,害我回家還要拉低EV,整個顏色顯得暗沉,其實當下太陽超大。
從高臺回到岔路口大約花了15分鐘時間,咬緊牙關衝刺一下就到了,走上來以後心想這段路程大概就結束了,輕鬆了,但卻忘記從這邊經過朝聖橋到舊筏灣部落沿途一直陡上,2.5公里路程要上300公尺的爬升,尤其在體力耗盡的當下,走起來真心覺得快往生了,此時心裡想著這哪是郊山阿,總耗時跟體能耗費幾乎都跟中級山一樣了,想歸想,望著前方的上坡也只能一步步地往上肯過去了。
就在最後盡頭的一段階梯,有戶人家有個7歲小女孩坐在外面玩球,我們問他歲數他詢問我們去哪裡玩,得知是去旗鹽山後很興奮的跟我們說:那裡我知道,我以前去過喔,還有更高的那個我也去過,那裡很好玩...
△在瀑布區玩了好一陣子後,正準備回家時,突然聽到有一群小朋友也要回家,我們驚覺糟糕,要是在他們後方肯定會被擋住的,大家趕緊跳起來動身離開。
△沿途是超陡坡,短短的路程走起來很費力。
△經過15分鐘後,終於回到岔路口了,大家在此休息喘一下。
△還我河山石碑與凸大腦三疊瀑布。
△一隻死亡的蟬。
△單帶蛺蝶雄蝶。
△原本以為回程應該很簡單了,但沒想到都是上坡上坡上坡上坡上坡...
△行經朝聖橋,還是上坡。
△用盡吃奶的力氣,終於回到停車的地方,今天的旅程結束啦。
△早上忙著出發,沒發現車子旁邊有一個畫有排灣族圖示的水塔,挺好看的。今天的旅程就用這張水塔照做Ending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