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Jimiras去完皇帝殿連峰後時間甚早,又聽Roger學長說最近十八尖山杜鵑花盛開,因此趕回新竹帶千千去走一趟,看美景也順便練身體,練某懶鬼的身體啦。
早期新竹十八尖山附近是墳墓區,因此老新竹人對此地往往都有偏陰的既定印象。但這幾年來,寶山路附近包含清交大南門開啟,竹科園區興建,該區也逐漸興起,而全新竹市唯一的一座郊山-十八尖山,也隨著墓地轉移、山區重新整地規劃,逐漸變成當地人健走、慢跑、遛狗、賞花、把妹的好去處。
十八尖山從山腳到山頂上,雖然人造花圃眾多,但種的卻極有組織規畫,從年初算起,經歷過櫻花和杜鵑花,下個月則是油桐花,真讓人期待夏天的石八尖山還有什麼讓人驚奇的植物花況呢。
臭千打太極。今天從皇帝殿回到新竹後時間還早,因此特地找了千千來十八尖山走一回,順便來看看山上的杜鵑花況,我們這次將車停在自由廣場前,從這邊進入。
臭千gogo,從這邊上去,其實只有一小段上坡就到達制高點涼亭了,可以直接看到頂上盛開的杜鵑花海。
就算此山上的杜鵑花季進入尾聲,但沿途上來,今日杜鵑花還是盛開。
十八尖山登山步道,步道做的非常平整,是新竹市人慢跑、健走、遛狗的好去處。
桐花步道,下個月就是桐花的季節了。
十八尖山步道兩旁種滿了杜鵑花埔,終於在這一兩週綻放了。
請一位來運動的大哥幫忙拍照。他開玩笑的自稱是攝影高手,逗得我們笑得很開心。
粉紅色和紅紫色杜鵑花叢,話說在十八尖山上可以看到四種不同顏色的杜鵑花。
臭千與杜鵑花,花比人美還是人比花嬌阿?
中心染有紅色花暈的粉色杜鵑花。
紅紫色杜鵑花。
白杜鵑花,十八尖山上還有一種橘色杜鵑花品種,只是數量不多。
盛開的杜鵑花叢與臭千。
臭千站的地方就是十八尖山步道樣子,可以看到後方有許多假日來戶外遊玩的人潮。
十八尖山一直都是新竹市人假日運動的好去處,該山步道錯縱複雜,但主幹道就那幾條,且都鋪有平坦的柏油路,因此很適合健走、慢跑、遛寵物、帶小孩前往。
除了杜鵑花以外還有紅色喇叭花花圃。
十八尖山平時的花圃園地,話說似乎隔段時間這邊的花圃樣式就會更換。一直都有美景可看自然是非常好,但動不動就把舊有植栽翻除,這樣感覺不太好。
路旁的石像藝術雕刻,招財貓。
這張椅子,我也不太懂為何要做這麼大。
一隻被我相機嚇到不敢動的土黃色石龍子。
石龍子近照。
找到了,另外一種橘色杜鵑花品種,可能因為顏色比較不這麼討喜,因此種植數量不多。
這區剛好長有四種不同顏色的杜鵑花品種,白、粉紅、紫紅、橘色。
飛躍的臭千 @ 新竹 十八尖山。Ending。